每到黑色星期三,無論是公司菜鳥還是總監大神,各個級別的寶寶們都可能處于隨時要炸的狀態。
你會發現同樣在辦公室里疾步行走,有的是無頭蒼蠅一樣亂竄,哪里需要去哪里,而另一種,則在游刃有余的處理著每一件事情。
如果你希望對工作的實質以及落實的時機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和決策,那么劃重點的時間又到啦!!!
通過下面幾步,會大幅的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一、梳理并分類工作內容
盲目的忙碌是無用的,想要提高工作效率,你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到底在忙些什么”?
1、隨手記錄
無論你是創業公司的一把手,還是大公司的專業新星,都要結合你的工作范圍,隨手記錄你的所有工作內容,這樣你才會了解你的工作邊界以及工作所有細分內容。
2、分類整理
將你的工作內容進行標記分類,會讓你對工作有整體到細節的概念,嘗試標簽化管理你的工作內容。
“確定事務的分類標簽”主要聚焦于你的工作目標和計劃安排上。按照你的工作范圍,標記你的所有工作內容。經過這一輪的標記,你可以知道你的工作進度以及工作計劃執行情況。
二、創建你的to do list(任務管理軟件)
一份可執行的to do list,最重要的一定是設定合理的時間節點。
1、明確合理的時間節點
領導在布置任務時一定會給出任務的截止時間,但你的個人能力,經驗,工作狀態都是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
例如:領導要求你半小時后拿出公司家庭日活動策劃方案。但你在能力、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需要半天甚至一天才能給出方案,此時的時間節點在沒有工作人員替換的情況下,所以,你要么和領導商量重新設定任務的deadline,要么硬著頭皮沖鋒,挑戰極限?
2、預留處理突發事件的時間,并合理安排事件優先級
在沒有突發事件的情況下,事件的優先級比較容易安排,但在日常工作場景中,經常會有各種突發事件來打斷你的工作流程。
比如:你在整理上個月的報銷單據,準備核算匯總明天上午上交時,空調壞了,同事們大汗淋漓,怨聲載道,但維修也是你的工作內容,卻是突發事件,你是優先處理手上的報銷還是優先聯系修理空調?
當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時,你可以采用“輕重緩急四象限工作法”合理的安排時間消耗,讓工作更加有序,而不影響效率。
3、定期復盤,建立小系統
幾乎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涉及到流程,通過思維導圖整理工作流程有利于將看似凌亂的工作內容最終系統化。
學會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復盤工作,建立小系統,梳理流程。
舉個例子:怎樣整理行政年會策劃思維導圖?
1、明確工作目的,寫出中心主題。
以活動策劃主題確定中心主題,比如確定年會主題為公司成立周年慶,公司大事件年會主題需要突出慶祝上市、并購,受年會形式影響全員出國旅行等等。
2、建立工作痛點,得出框架結構。
從年會主題出發,新增痛點標簽如:年會時間、場地選擇、人均預算標準等等,從而得出年會策劃的整體框架。
3、執行后,不斷優化框架內容。
計劃永遠都看似完美的,但執行永遠有例外,而處理例外的經驗就是你“私人訂制”的成長。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呆的時間足夠長,有好幾次的年會負責機會,在組織大型活動這一工作環節,你就自帶別人沒有的優勢。
任何工作都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但日常工作的規劃、提醒、記錄、回顧以及總結都是工作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關鍵所在。
工具,只是方式,而提高你的效率依然需要養成激勵自己的工作習慣和長期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