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提出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按照保質保量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完成三條控制線劃定和落地,形成一張底圖,實現部門信息共享。到2035年,嚴守三條控制線,引導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
“三區三線”:是指根據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三種類型的空間,分別對應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
“三區”是適應國家開發保護格局優化的總體要求,主要針對空間的使用,對應空間功能分區,是多層次的,重點突出主導功能劃分;“三線”則是地方落實國家戰略的具體治理手段,對應土地用途的分類管控,側重邊界的剛性管控。“三區三線”劃定后,意味著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分區基本確定,管制核心實現由單一資源要素保護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保護轉變。
“三區三線”關系示意圖
目前“三區三線”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同時,隨之而來也面臨許多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如規劃期建設用地和無法避讓占用穩定耕地;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艱巨;永久基本農田形態破碎;線性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難落位,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確定等問題。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的重點內容,認識三個分區之間、三條控制線之間的關系,以及處理好如何編和如何管的關系等,是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 規劃二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