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召開的“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提出,要求統籌抓好“硬投資”和“軟建設”,把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結合起來,既要編制完善規劃,加強項目管理,打造一批標志性工程,也要優化制度供給,用改革辦法和創新舉措破解深層次障礙。那么,什么是高標準農田“軟建設”?
“硬投資”很好理解,指的就是包括田塊整治、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等農田基礎設施在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何為“軟建設”?“軟建設”是指為保障項目建設而推進的制度建設,并根據需要制定出臺相關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對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而言,“軟建設”是指為落實建設任務,圍繞“硬投資”項目實施,通過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和體制機制創新等方式,用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障礙,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促進形成項目建設實施和運營維護的長效機制,確保項目干一件、成一件。“軟建設”配套措施務必要務實、管用、可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落實各級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制定縣級相關方案、制度等,加強前期謀劃儲備,改進組織實施方式,強化全過程質量監管,擴大農民參與,建立健全管護制度等方面的總體思考和具體舉措。以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工作為例,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按照縣、鄉、村、戶四級劃分后期管護責任,各項目村因地制宜出臺后期管護辦法,明確管護范圍、內容、標準,形成各方參與、人人有責的工作局面,確保工程發揮長期效益,就是一項“軟建設”具體配套措施。
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方面的重點任務,是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兩重”建設項目,應突出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堅持把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相結合,使項目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一方面,要強化宏觀層面統籌謀劃,進一步細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布局、實施安排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強微觀層面指導力度,全鏈條梳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摸清家底、優化布局、強化組織實施。
從抓好“硬投資”看,穩定經濟大盤、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推動與落地。從抓好“軟建設”看,強化可行性研究和效率評估、構建全鏈條全周期的管理機制、提高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以及加強制度、管理、人才層面的建設,既有助于避免重復建設、降低制度成本,又有利于提升“硬投資”的效率和效益。